首頁 > 今日阿拉善 > 托起"神州"的熱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神五”圓中華飛天夢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 200310159時,酒泉衛星發射中一心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 “10、9、8……點火!起飛!”隨著指揮員果斷的發令聲,托舉著“神舟”五號載人飛船的“長征”二號F型運載火箭拔地而起,像一條巨龍直沖藍天,開始了世人矚目的太空之旅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飛上太空,將文明足跡送上浩瀚宇宙是中國人的美好夙愿。從遠古時代嫦娥奔月、敦煌飛天的美麗傳說到明代萬戶飛天的悲壯之舉,從李白“俱懷逸興壯思飛,欲上青天攬明月”的抒懷到江澤民同志把飛船命名為“神舟”,都無不飽含著華夏兒女探索宇宙奧秘的美好愿望和壯志豪情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明火箭,為人類的太空飛行奠定原始基礎的中國人,從沒停止過探索宇宙的執著追求。從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,我國的航天事業穩步發展。40多年來,我國共研制發射了15種類型、51顆人造地球衛星,初步形成了4個衛星系列,為發展載人航天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92年,我國將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制!吧裰邸碧栵w船載人航天工程由“神舟”號載人飛船系統、“長征”運載火箭系統、東風航天城飛船發射系統、飛船測控與通信系統、航天員系統、科學研究和技術試驗系統等系統組成,是我國在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規模最龐大、技術最復雜的航天工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載人航天發射系統,從開始論證就瞄準了國際先進水平。首先,借鑒國際最新發射工藝流程,采用了“三垂一遠”新模式,即火箭和飛船的組裝、測試、運輸都保持垂直狀態,采取遠距離測試發射模式。該模式為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在發射“阿波羅”號時首次使用,后為法國、日本等國采用。其次,是采用兩個垂直總裝工位和一個發射工位結合的方案,便于同時準備兩枚船箭組合體。再次,發射塔設計了兩種救生方式,既減少了搜救力量,又提高了時效。這些中國特色的技術攻關與創新,世界上絕無僅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神舟飛船的研制過程中,大量借鑒了世界上最成功的飛船型號,采用了與蘇聯的聯盟號相同的軌道艙、返回艙和服務艙的三段式格局,但在軌道艙前段增加了一個附加段,這種“三艙一段”的結構具有中國載人航天計劃的特點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印本頁        關閉本頁   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