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善地區有許多寺廟,保存了豐富的佛教文化。其中以廣宗寺、福因寺、延福寺為代表的阿拉善八大寺廟最為有名。阿拉善寺廟屬藏傳佛教的黃教派。各大寺都設有神學院,分為四大部:洞克爾多根(殿)為時輪學部,傳授數學、天文、地理、占卜和歷法;卻依林多根(殿)為宗教學部,傳授宗教哲學,經常進行喇嘛們的演講和辯論活動;滿巴多根(殿)為醫學部,培養藏醫人員;日木多根(殿)為教義學部,專門傳授喇嘛教的教義、教規和教史。
廣宗寺
廣宗寺位于巴彥浩特以南23公里,賀蘭山西麓的一個山谷之中,俗稱南寺。該寺有6個屬廟,是阿拉善8大寺廟中建筑規模最大的寺廟。南寺始建于1757年,由班子爾扎布臺吉之子阿旺多爾吉遵照師父六世達賴喇嘛遺愿所建。
六世達賴喇嘛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在位時期是西藏的多事之秋。五世達賴圓寂后,第巴(行政官)隱瞞消息,秘不發喪15年,真象敗露后他主持選認倉央嘉措為六世達賴,并迎請到布達拉宮四喜平措大殿坐床。后來,第巴與蒙古和碩特部的固什汗之曾孫、駐藏蒙軍首領拉藏汗激烈爭斗,結果第巴被殺,拉藏汗廢黜倉央嘉措,另立達賴,藏人不承認,局勢更加混亂。1706年,倉央嘉措被解送往北京,次年走至青海湖時逃走,押送人員謊報倉央嘉措在途中病逝。朝廷順勢批準拉藏汗所立之達賴坐床,一場公案乃告結束。但只身遁去的倉央嘉措卻化名阿旺曲扎嘉措,游歷印度、西藏、四川、安多、蒙古諸地10年后于1716年初次來到阿拉善,成為被當地人信 奉的上師,并同阿拉善第二代札薩克阿寶建立了供施關系。據說他為尋覓建立寺院,弘揚佛法的寶地而四處游走,最后于1719年找到了現在的南寺所在地——賽音希日格,就選定此處作為他建造寺院,弘法利生的基地和自己的歸宿點。1746年六世達賴臨終時,把修建南寺的愿望留給了他的弟子阿旺多爾吉。阿旺多爾吉在西藏深造和做善事后返回阿拉 善,并于1757年開始修建南寺,修建了大小廟15座,共2000多間,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,有1500名喇嘛。該寺建成后,從昭化寺請來六世達賴喇嘛遺體供奉廟里,遵為該寺的第一代活佛,并于1760年上報清廷理藩院,御賜用蒙、漢、、滿、藏四種文字書寫的廣宗寺匾額。南寺也因供奉六世達賴遺體而聲名遠播。
目前,廣宗寺已成為內蒙古西部最大的旅游區,占地面積3900公頃,由黃廟、紅廟、六世觀音廟、塔林區、石雕佛像群等組成。
黃廟——六世達賴靈塔
位于寺廟區東緣山腳下,占地面積870平方米,共有廟房81間,廟高17米,分4層;入廟臺階73級,以藏式建筑為主。靈塔是黃廟的核心部分,因供奉有六世達賴喇嘛的肉身而聞名,塔身主要部分由真金鑄造。
塔林區,位于黃廟北側,占地面積1 800平方米,曾建成各種造型的佛塔66座,在文革中被毀壞,現只存有2座,為喇嘛佛事活動之所。
|